巴西坚果 () 和二甲双胍通过减轻氧化应激和调节,消除果糖/STZ 诱导的 2 型糖尿病大鼠的心脏并发症MAPK-mTOR/NFkB/IL-10 信号通路。
摘要来源:Food Nutr Res。 2024;68。 Epub 2024 年 8 月 20 日。PMID:39239455
摘要作者:李振作、王宝兰、白东方、张莉
文章所属单位:李振作
摘要:背景:全球糖尿病心脏并发症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一些目前用于治疗糖尿病 (DM) 的药物无法减轻这种并发症。
目标:本研究确定了巴西坚果 () 和二甲双胍对果糖/链脲佐菌素 (STZ) 诱导的 2 型糖尿病大鼠糖尿病心肌病 (DCM) 的影响,并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和傅里叶变换红外表征了巴西坚果 50% 乙醇水提取物中的生物活性化合物。
设计:诱导 2 型糖尿病后,将 30 只雄性白化 Wistar 大鼠分为 5 组,每组 6 只,治疗如下:第 1 组(对照组) )和 2 只(糖尿病对照)大鼠接受大鼠颗粒和蒸馏水;第3组(糖尿病+巴西坚果)接受大鼠颗粒和溶解在蒸馏水中的巴西坚果提取物(100毫克/千克,口服),第4组(糖尿病+二甲双胍)接受溶解在蒸馏水中的二甲双胍(100毫克/千克,口服),第 5 组(糖尿病 + 巴西坚果 + 二甲双胍)接受口服巴西坚果 (100 mg/kg) 和二甲双胍分钟(100 mg/kg)溶解在蒸馏水中。这项研究持续了6周。巴西坚果的使用剂量是根据我们对不同浓度巴西坚果提取物的最低治疗剂量的初步研究而选择的。
结果: STZ 给药诱导胰岛素抵抗、高血糖、体重减轻、血脂异常、氧化应激、炎症、细胞凋亡、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标改变、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心功能标志物(肌酸)糖尿病对照的激酶MB、乳酸脱氢酶和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和心脏组织学,经过巴西坚果和二甲双胍治疗后有所改善,但联合治疗优于单一治疗。
结论:这项研究表明,巴西坚果含有多种生物活性化合物,支持其生物特性及其功效作为候选人二甲双胍的补充疗法可减轻大鼠糖尿病引起的心脏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