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叶提取物的体外抗炎和伤口愈合潜力——活性化合物异荠草素的鉴定。
摘要资料来源:Planta Med。 2014 年 12 月;80(18):1678-84。 Epub 2014 年 10 月 15 日。PMID:25317773
摘要作者:Jonas Wedler、Tony Daubitz、Götz Schlotterbeck、Veronika Butterweck
文章隶属关系:Jonas Wedler
摘要:从叶子中提取的提取物毛竹(竹)因其有效的抗肿瘤、抗炎、抗菌和抗溃疡活性而在药理学研究中受到关注。在这项研究中,竹叶提取物对肿瘤坏死因子α-indu的抗炎作用首次研究了永生化人角质形成细胞中白细胞介素 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白细胞介素 6 的过量产生。此外,还对 3T3-swiss 白化小鼠成纤维细胞的伤口愈合效果进行了评估。竹叶提取物和异荭草素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的白细胞介素8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释放。此外,异东方素剂量依赖性地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α处理的永生化人角质形成细胞中白细胞介素6的水平。使用经典划痕测定的改进来评估伤口愈合。为了评估伤口间隙,开发了一种基于延时显微镜的新计算机化方法。结果表明,竹叶提取物 (10 µg/mL) 分别可将伤口闭合改善 28%(12 小时)和 54%(24 小时)。在50μg/mL及以上的浓度下,竹叶提取物抑制细胞迁移而不影响细胞活力。异荭草苷 (10 µM)分别将伤口闭合改善 29%(12 小时)和 56%(24 小时)。与竹叶提取物相比,更高浓度的异荭草素可阻止细胞迁移。研究表明,竹叶提取物和异荭草素具有双重活性 - 在较高剂量下,它们具有抗炎作用,在较低浓度下,它们具有抗血管生成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