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喂食缺乏维生素 K 的饮食的大鼠中,类视黄醇诱导的出血和骨毒性。
摘要来源:Toxicol Appl Pharmacol。 1989 年 2 月;97(2):300-10。 PMID:2922761
摘要作者:D J McCarthy、C Lindamood、C M Gundberg、D L Hill
文章所属单位:Department of Biochemistry, Southern Research Institute, Birmingham, Alabama 35255-5305。
摘要:最近合成维生素 A 化合物临床使用的增加引起了人们对可能的副作用的担忧。其中一些影响已知受膳食维生素 K 水平的影响。因此,我们比较了 13-顺式视黄酸 (13cisRA)、乙酸视黄酯 (ROAc) 和 N-(4-羟基苯基)视黄酰胺 (4HPR) 的毒性作用)在雄性 Sprague-Dawley 大鼠中维持含有不同水平维生素 K 的饮食。动物喂食补充有甲萘醌(3.1 pp)的 NIH-07 饮食m 维生素 K3)、未补充甲萘醌的 NIH-07 饮食或不含维生素 K 的 AIN-076 纯化饮食。类视黄醇对饲喂补充饮食的动物的凝血酶原时间没有影响。然而,当饮食中省略甲萘醌时,服用 4HPR 的动物凝血酶原时间升高。早在第 7 天就观察到了这种效应,并伴随着一例确诊的出血性死亡。 13 顺式 RA 给药动物的凝血酶原时间没有变化。在高剂量 ROAc 组中,凝血酶原时间增加了一倍,但仅在延长剂量后才出现。在喂食 NIH-07 饮食的动物中,13cisRA 和 ROAc 在所有剂量水平下都会引起多处骨折。相比之下,最高剂量的 4HPR 仅导致一只动物发生一处骨折。与那些维持其他饮食的动物相比,饲喂纯化饮食的动物体重减轻得更快,饮食也更快。由于大出血导致早期死亡,在这些动物中没有观察到骨折。对于所有服用维A酸的患者维持纯化饮食的组中,凝血酶原时间早在 1 周就发生了变化。效果顺序为 4HPR 大于 ROAc 大于 13cisRA,凝血酶原时间的增加与出血性死亡的增加相关。因此,类视黄醇引起的出血程度与饮食中的维生素 K 水平呈负相关,但与骨折的发生率无关。 13cisRA 和 ROAc(但不是 4HPR)导致血浆骨钙蛋白剂量依赖性减少,这种效应与类视黄醇诱导的骨效应相关。相反,在给予13cisRA或4HPR的动物中,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但在给予ROAc的剂量中则没有升高。对于这种酶,琼脂糖凝胶上的电泳图显示,与对照相比,ROAc 给药动物血清中主要同工酶的减少。因此,血浆骨钙素比血清碱性磷酸酶更能预测视黄醇诱导的骨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