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红花素通过内在途径促进人 EBV 转化的 B 淋巴细胞凋亡。
摘要来源:Mediterr J Hematol Infect Dis。 2021;13(1):e2021049。 Epub 2021 年 7 月 1 日。PMID:34276918
摘要作者:Abdolreza Sotoodeh Jahromi、Mohammad Kargar、Farshid Kafilzadeh、Marzieh Jamalidoust、Maliheh Moradzadeh
文章隶属关系:Abdolreza Sotoodeh Jahromi
摘要:
背景:作为藏红花中的主要类胡萝卜素,藏红花素具有强大的抗癌作用。然而,其抗淋巴瘤作用仍然模糊,特别是在人类 EBV 相关 B 细胞淋巴增殖性疾病中。这项研究检查了藏红花素的凋亡潜力及其潜在作用CO 88BV59-1 细胞系与正常人外周血 B 细胞相比的机制。
方法:CO 88BV59-1 细胞单独用藏红花素或与长春新碱联合治疗长达 72 小时。使用刃天青测定法检查细胞活力。使用膜联蛋白V和碘化丙啶标记的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细胞。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析分别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和蛋白(CASP3、CASP8、CASP9、P53、Bax和Bcl-2)的表达水平。
结果:藏红花素浓度依赖性地降低 CO 88BV59-1 细胞中的细胞活力,但对正常 B 细胞没有显着毒性。与长春新碱类似,藏红花素在 72 小时孵育期间显着增加这些细胞的凋亡。此外,藏红花素 (80μM) 和长春新碱 (1 μM) 的组合可增强 CO 88BV59- 中的细胞凋亡1 个细胞。因此,在人 EBV 转化的 B 淋巴细胞中检测到了这种协同效应。 CO 88BV59-1 细胞中 CASP3、CASP9、P53 和 Bax/Bcl-2 比率表达显着升高,而 CASP8 未改变。提出藏红花素通过诱导内源性途径以时间和浓度依赖性方式促进CO 88BV59-1细胞凋亡。
结论: 结果表明,藏红花素可作为长春新碱治疗 EBV 相关 B 细胞淋巴增殖性疾病的良好替代品/辅助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