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荔枝果皮水提取物中分离出的B型和复合A/B型表儿茶素三聚体具有较高的抗氧化和抗癌活性。
摘要来源:国际分子科学杂志。 2018 年 1 月 19 日;19(1)。 Epub 2018 年 1 月 19 日。PMID:29351247
摘要作者:龚一辉、芳芳、张鑫、刘斌、罗红辉、李真、张雪莲、张兆琪、庞学群
文章所属单位:一辉龚
摘要:荔枝(Sonn.)果实以其丰富的酚类物质而闻名。含有高含量的表儿茶素,可形成各种长度的低聚物。除了几种A型或B型表儿茶素二聚体外,在果皮中很少发现其他可溶性低聚物。在这里,应用了生物测定引导的柱分级分离d 从果皮水提取物中分离生物活性酚类物质。通过两轮Sephadex LH-20柱层析得到的级分(S3),与人肺癌细胞(A549)相比表现出更高的抗氧化活性和对人肺癌细胞(A549)增殖的抑制作用。 S3进一步分离得到级分P1-P4,其均表现出比维生素C更高的抗氧化活性。P3在30μg/mL时对A549细胞显示出32.9%的抑制作用,高于其他级分和-二氯二胺铂(DDP,0.5μg/mL),但不如四个分数的组合那么高。使用 HPLC-Q-TOF-MS/MS,在 P3 中鉴定出一种 B 型和复杂的 A/B 型表儿茶素三聚体; P4 中鉴定出另一个 B 型三聚体和两个 A/B 型三聚体。 P1 和 P2 分别含有表儿茶素和原花青素 B2,在 30 μg/mL 浓度下没有表现出细胞抑制作用。这是首次在荔枝中发现表儿茶素的两种B型三聚体(荔枝单宁B1和B2)。鉴定出原花青素这些化合物存在于幼果的果皮中,并且随着果实的发育,这些化合物的水平逐渐下降,这与儿茶素生物合成途径中两个关键基因 和 的表达下降模式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