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通过抑制 Leptin/AMPK 信号通路改善乳腺癌患者化疗后的免疫力和疲劳。
摘要来源:Support Care Cancer 。 2023 年 8 月 5 日;31(9):506。 Epub 2023 年 8 月 5 日。PMID:37542585
摘要作者:李金霞、付瑞阳、郭晓庆、潘忠强、谢景军
文章所属单位:李金霞
摘要:目标:针灸已成为肿瘤学中流行的补充治疗方法。本研究基于RNA-Seq转录组测序技术,探讨针灸调节Leptin/AMPK信号通路影响线粒体功能障碍的分子机制乳腺癌患者化疗后运动引起的疲劳。
方法:10例术后化疗患者的外周血样本选择乳腺癌患者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乳腺癌患者化疗后疲劳所涉及的关键分子通路。此外,还采集了138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外周血样本,研究其综合疲劳和生活质量评分。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特异性免疫细胞中T淋巴细胞亚群。此外,还利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并利用MSP-PCR检测外周血白细胞线粒体DNA突变。
结果:转录组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147个上调mRNA和160个下调mRNA。莱普蒂n蛋白质被确认为关键因素。化疗后出现疲劳的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瘦素显着升高。针刺治疗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化疗后的疲劳和免疫状态,抑制Leptin/AMPK信号通路相关因子和白细胞计数的表达,并显着降低外周血白细胞线粒体DNA突变率。
结论:Leptin/AMPK信号通路可能是影响乳腺癌患者化疗后疲劳发生的关键分子通路。瘦素可能通过激活AMPK磷酸化、减轻线粒体功能损伤来改善乳腺癌患者化疗后的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