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去甲斑蝥素对人胆囊癌GBC-SD细胞体外生长的抑制作用。

摘要来源:

肝胆胰疾病研究所。 2007 年 2 月;6(1):72-80。 PMID:17287171

摘要作者:

范月祖、付金业、赵泽明、陈春秋

文章所属单位:

同济大学同济医院外科,上海 200065中国。 [电子邮件受保护]

摘要:

背景:胆囊癌是一种致命的恶性肿瘤,手术效果不佳。不幸的是,胆囊癌的辅助治疗如化疗和放疗也令人失望。我们报道了去甲斑蝥素(NCTD),斑蝥素的去甲基化形式,它是斑蝥素的活性成分中药斑蝥,用于对抗人胆囊癌GBC-SD细胞。在本研究中,我们进一步研究了NCTD体外抑制人胆囊癌GBC-SD细胞生长的机制。方法:人胆囊癌GBC-SD细胞在细胞培养物中生长,并分为NCTD组和对照组。通过评估细胞的增殖、细胞周期、凋亡和形态变化来研究NCTD对GBC-SD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通过基于四唑的比色测定来评估细胞增殖。通过流式细胞术测量细胞周期停滞和细胞凋亡的诱导。通过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为了阐明NCTD的抗癌机制,通过t法测定增殖相关基因蛋白PCNA、Ki-67、cyclin-D1和p27以及凋亡相关基因蛋白Bcl-2、Bax和Survivin的表达。链霉亲和素-生物素复合物方法和RT-PCR。结果:NCTD以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方式抑制GBC-SD细胞的增殖,48小时时的IC50为56.18μg/ml。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NCTD(IC50作用48小时)显着增加G2/M期细胞比例,显着降低S期细胞比例,细胞凋亡率显着增加。 NCTD 48小时IC50剂量处理后,光镜下观察到部分GBC-SD细胞出现细胞皱缩、空泡胞质、膜出芽、核破裂、核溶解、染色体固缩和染色质聚集等现象。电镜下可见微绒毛减少、高尔基体萎缩、线粒体肿胀、核皱缩、染色体固缩和典型的凋亡小体,GBC-SD细胞出现凋亡形态学改变。 PCNA、Ki-67、Bcl-2蛋白表达显着下降;PCNA mRNA、cyclin-D1 mRNA、Bcl-2 mRNA 和 Survivin mRNA 的 Pix 或相对水平显着降低,而 p27 mRNA 和 Bax mRNA 的 Pix 或相对水平显着升高。结论:NCTD 在体外抑制人胆囊癌 GBC-SD 细胞的生长。其抗癌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周期、阻断DNA合成、影响细胞代谢、诱导细胞凋亡以及影响增殖相关基因PCNA、Ki-67、cyclin-D1的表达有关。人胆囊癌GBC-SD细胞中p27、Bcl-2、Bax、Survivin等凋亡相关基因。

研究类型 : 体外研究
更多链接
疾病 : 胆囊癌,
治疗物质 : 传统中药:斑蝥,

重点研究课题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