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化学物质暴露导致动物肠道菌群失调。
摘要来源:前细胞感染微生物。 2017 年;7:396。 Epub 2017 年 9 月 8 日。PMID:28936425
摘要作者:Cheryl S Rosenfeld
文章隶属关系:Cheryl S Rosenfeld
摘要:肠道微生物组由超过 10(3)-10 种微生物组成(4) 微生物居民,其基因总数是人类基因组的 150 倍,因此其本身应被视为一个“器官"。这些细菌群落处于动态变化中,容易受到宿主环境和身体状况变化的影响。反过来,肠道微生物组紊乱也会影响宿主的健康状况。肠道菌群失调可能导致肥胖、糖尿病、胃肠道、免疫学、和神经行为障碍。此类宿主疾病的起源可能是由于微生物群的变化有利于产生各种毒力因子(例如脂多糖)的致病菌。细菌毒力因子和代谢物可能被传送到远端目标部位,包括大脑。肠道菌群失调影响宿主的其他潜在机制包括细菌产生的代谢物、激素和模仿宿主产生的因子的产生以及表观突变。所有动物,包括人类,每天都会接触各种可能影响肠道微生物组的环境化学物质。接触此类化学物质可能会导致继发于肠道微生物组紊乱的下游系统效应。越来越多的报告表明,环境化学物质暴露可以针对宿主和常驻肠道微生物组。在这篇综述中,我们将首先考虑目前关于内分泌干扰物 (EDC)、重金属、空气污染如何影响的知识。作用和纳米颗粒可以影响肠道微生物组。该综述的第二部分将考虑潜在的环境化学物质诱导的肠道微生物组变化如何随后引起宿主的病理生理反应,尽管仍然缺乏这种影响的明确证据。通过了解这些化学物质如何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可能会为暴露于此类化学物质的动物(包括人类)开辟新的补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