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肉桂提取物抑制糖尿病大鼠的 α-葡萄糖苷酶活性并抑制餐后血糖波动。

摘要来源:

Nutr Metab(伦敦)。 2011;8(1):46。 Epub 2011 年 6 月 29 日。PMID:21711570

摘要作者:

H Mohamed Sham Shihabudeen、D Hansi Priscilla、Kavitha Thirumurugan

文章隶属关系:

结构生物学实验室、生物医学研究中心、SBST、VIT 大学、韦洛尔、印度。 [电子邮件受保护]

摘要:

未标记:摘要:

背景: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通过阻碍小肠中碳水化合物的消化速率来调节餐后高血糖(PPHG),从而阻碍饮食关联引起急性血糖漂移。 PPHG 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残疾和死亡的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锡兰肉桂是一种香料,在传统医学中用于治疗糖尿病。在本研究中,我们评估了肉桂提取物对控制麦芽糖、蔗糖 STZ 诱导的糖尿病大鼠餐后血糖水平的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潜力。

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制备肉桂皮甲醇提取物。进行植物化学分析以找出提取物中存在的主要化合物类别。体外测定了肉桂提取物对酵母α-葡萄糖苷酶和大鼠肠道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并研究了酶抑制动力学。进行透析实验以发现抑制的性质。肉桂治疗正常雄性白化Wistar大鼠和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提取物以发现肉桂对碳水化合物负荷后餐后高血糖的影响。

结果:甲醇提取物的植物化学分析表明存在肉桂单宁、类黄酮、糖苷、萜类、香豆素和蒽醌。体外研究表明,肉桂提取物对酵母α-葡萄糖苷酶和哺乳动物α-葡萄糖苷酶具有剂量依赖性抑制活性,IC 50 值为5.83 μg/ml,IC 50 值为670 μg/ml。与 LB 图相符的酶动力学数据指出了抑制的竞争模式,膜透析实验揭示了抑制的可逆性质。体内动物实验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口服肉桂提取物(300 mg/kg 体重)可显着改善麦芽糖和蔗糖 STZ 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的餐后高血糖,分别降低 78.2% 和 52.0%控制。上另一方面,在接受葡萄糖和肉桂提取物的大鼠中,餐后高血糖并未得到有效抑制,这表明观察到的餐后血糖改善主要是由于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

结论:当前的研究证明了肉桂皮提取物有效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机制之一,从而抑制了链脲佐菌素诱导的麦芽糖、蔗糖负载的糖尿病大鼠的餐后高血糖。这种树皮提取物对 α-葡萄糖苷酶具有竞争性、可逆性抑制作用。肉桂提取物可作为治疗餐后高血糖的潜在营养药物。未来,必须从粗提物中分离出特定的抑制剂,进行表征并进行治疗利用。

研究类型 : 动物研究
更多链接
治疗物质 : 肉桂,

重点研究课题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