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枯草三萜酸对链脲佐菌素糖尿病大鼠模型血糖和胰腺的影响。
摘要来源:《中医药杂志》(英) 。 2013;126(9):1647-53。 PMID:23652045
摘要作者:周巧霞、刘峰、张景硕、卢继光、顾振伦、顾桂雄
文章归属:周巧霞
摘要:背景:夏枯草三萜酸(TAP)对糖尿病的作用及其机制尚不确定。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 TAP 对链脲佐菌素 (STZ) 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抗氧化和胰腺保护作用。
方法:通过注射60 mg/kg STZ制作糖尿病模型。 72小时后从大鼠尾静脉抽血。血糖≥16.7 mmol/L的大鼠被认为是糖尿病。将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四组:(1)糖尿病大鼠(STZ),(2)用 50 mg/kg 夏枯草三萜酸(STZ + TAP50)治疗的糖尿病大鼠,(3)用 100 只夏枯草三萜酸治疗的糖尿病大鼠。 mg/kg TAP (STZ + TAP100),和 (4) 用 200 mg/kg TAP (STZ + TAP200) 治疗的糖尿病大鼠。正常大鼠(n = 10)作为对照组(NC)。 TAP 通过胃内途径每天一次施用,持续六周。三周和六周后测量体重和血糖(BG)浓度。六周后,按照制造商的说明,使用市售试剂盒测定血清中的果糖胺 (FMN)、丙二醛 (MDA) 和一氧化氮 (NO) 以及一氧化氮合酶 (NOS) 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的活性。ns。苏木精-伊红(HE)染色后通过显微镜检查也研究了胰腺β细胞的病理变化。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测量胰腺β细胞中SOD mRNA的水平。
结果:水平4个糖尿病组血清中BG、FMN、NO、MDA及NOS活性较对照组显着升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血清SOD活性和体重均显着降低(P<0.01)。糖尿病大鼠服用TAP 6周后,与STZ组相比,体重以及血清中BG、FMN、MDA、NO水平和NOS活性显着下降,且呈剂量依赖性。血清和体重中SOD活性较STZ组显着增加,且呈剂量依赖性。此外,糖尿病大鼠的 SOD mRNA 显着下降胰腺β细胞中的表达。然而,这些变化被 TAP 逆转了。组织病理学检查也显示TAP对胰腺β细胞有保护作用。
结论:夏枯草中的三萜酸对胰腺β细胞具有保护作用。通过控制血糖和抗氧化剂具有抗糖尿病作用,并对胰腺具有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