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甘蓝对与肥胖和 2 型糖尿病相关的消化酶的抑制潜力。
摘要来源:J Agric Food Chem。 2017 年 8 月 23 日;65(33):7192-7199。 Epub 2017 年 8 月 9 日。PMID:28753316
摘要作者:Anna Podsędek、Iwona Majewska、Alicja Z Kucharska
文章隶属关系:Anna Podsędek
摘要:酶抑制潜力的测定参与碳水化合物和脂质消化的酶(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和脂肪酶)以及酚类和花青素的总含量、花青素谱和抗氧化能力显示五个品种的红甘蓝之间存在显着差异(p<0.05)。其中,Koda品种对α-葡萄糖苷酶(IC=3.87±0.12 mg DW/mL)和脂肪酶(IC=1.57±0.06 mg DW/mL)的抑制活性最高。最高的一个ABTS 的抗氧化能力(Trolox 当量抗氧化能力 (TEAC) = 141 ± 4.71 μmol/g DW)和铁还原抗氧化能力(TEAC = 125 ± 1.94 μmol/g DW)测定中具有最高的总酚水平(19.6 ± 0.48)毫克/克干重)。 Kissendrup 品种表现出最高的总花青素含量(12.0 ± 0.16 mg/g DW)和对 α-淀粉酶的抑制活性(IC = 69.0± 3.65 mg DW 卷心菜/mL)。这两个品种的花青素谱的特点是二酰化花青素衍生物的百分比最高。酚类化合物含量与脂肪酶抑制活性不存在相关性,但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与单酰化和二酰化花色苷的浓度相关,而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则随着总酚和二酰化花色苷含量的增加而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