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不同品种枇杷叶多糖的理化特性及生物活性。

摘要来源:

Int J Biol Macromol。 2019 年 5 月 22 日;135:274-281。 Epub 2019 年 5 月 22 日。PMID:31128186

摘要作者:

付远、袁钦、尚林、刘文、杜刚、赵力、张清、林德荣、刘运涛、秦文、德强李,吴定涛

文章来源:

付远

摘要:

探索枇杷叶多糖(LLPs)作为预防和治疗肥胖症的功能性食品成分研究并比较了白玉、川农8号、元宝、大五星等不同品种枇杷叶多糖的理化特性、体外结合特性以及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结果结果表明,LLPs中总糖醛酸含量为(27.04±1.76)%~(41.46±1.91)%,酯化度为(20.54±0.11)%~(26.90±0.10)%。 LLPs的重均分子量范围为4.307×10Da至5.101×10Da,LLPs的主要组成单糖为鼠李糖、半乳糖醛酸、阿拉伯糖和半乳糖。此外,LLPs具有很强的体外脂肪结合、胆固醇结合和胆汁酸结合能力,并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这可能归因于它们的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和程度。酯化。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枇杷叶多糖的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LLPs作为预防和治疗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功能性食品成分具有良好的潜力。

研究类型 : 体外研究
更多链接
治疗物质 : 枇杷,

重点研究课题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