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昼夜节律紊乱加速小鼠肝癌发生。

摘要来源:

Mutat Res。 2009 年 10 月 13 日。Epub 2009 年 10 月 13 日。PMID:19833225

摘要作者:

Elisabeth Filipski、Perumal Subramanian、Jennyfer Carrière、Catherine Guettier、Hervé Barbason、Francis Lévi

文章所属单位:

INSERM、U776 Rythmes Biologiques et癌症,Paul Brousse 医院,维勒瑞夫 F-94807,法国;巴黎南大学,UMR S0776,奥赛 F-91405,法国。

摘要:

背景:昼夜节律系统在 24 小时内有节奏地控制行为、生理、细胞增殖和外源代谢。下丘脑的视交叉上核通过一系列昼夜生理节律(包括休息活动、体温、进食模式和激素分泌)来协调大多数哺乳动物细胞中的分子钟。作为资源最终,涉及昼夜节律紊乱的轮班工作可能对人类有致癌作用。在实验模型中,慢性时差(CJL)会抑制小鼠的休息活动和体温节律,并加速两种可移植肿瘤的生长。 CJL 还抑制或显着改变肝脏和肿瘤中时钟基因的表达节律。 CJL 造成的昼夜节律紊乱会下调 p53 并上调 c-Myc,从而有利于细胞增殖。在这里,我们研究了 CJL 在暴露于肝癌致癌物二乙基亚硝胺 (DEN) 的小鼠中作为肿瘤促进剂的作用。方法:在实验 1 (Exp 1) 中,在小鼠中探讨了长期腹膜内 (i.p.) 施用 DEN 的剂量依赖性致癌性。在实验 2 中,小鼠接受 10 毫克/公斤/天的 DEN(累积剂量:243 毫克/公斤),然后被随机分为光周期疗法,其中 12 小时光照与 12 小时黑暗交替(LD 12:12)或提交至 CJL(每 2 天提前 8 小时光照开始)。监测休息活动和体温。反复测定血清肝酶。 10 个月时处死小鼠并检查肿瘤病变。结果:在实验 1 中,所有接受 10mg/kg/天剂量的 DEN 小鼠均产生了肝癌。在实验 2 中,大约 10 个月时,与 LD 小鼠相比,CJL 小鼠的平均血浆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增加,肝脏肿瘤增多(p 分别为 0.005 和 0.028)。 CJL 小鼠与 LD 小鼠最大肝脏肿瘤的平均直径是 LD 小鼠的两倍(8.5 毫米 vs 4.4 毫米,p=0.027)。在LD中,观察到每个肝脏有单一组织学肿瘤类型。在 CJL 中,同一肝脏中最多有四种不同类型(肝细胞癌或胆管癌、肉瘤或混合肿瘤)。 DEN 本身显着扰乱了所有小鼠的休息活动和体温的昼夜节律。 CJL 暴露使 DEN 引起的破坏延长≥3 个月。结论:昼夜节律紊乱与慢性 DEN 的关联暴露表明生物钟主动控制小鼠肝癌发生的机制。持续的昼夜节律协调可能对于减缓和/或逆转接触致癌物质后的癌症发展至关重要。

研究类型 : 动物研究
更多链接

重点研究课题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