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枯草通过抑制 stat3 通路促进结直肠癌小鼠模型中的癌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和肿瘤血管生成。
摘要来源:
BMC 补体替代医学。 2013 年;13:144。 Epub 2013 年 6 月 24 日。PMID:23800091
摘要作者:林伟、郑良普、庄群川、赵金艳、曹志云、曾建伟、林珊、徐伟、彭军
文章所属单位:魏Lin
摘要:背景:STAT3的组成性激活是参与各类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主要致癌途径之一包括结直肠癌(CRC);从而成为一个有前途的治疗靶点。角宿一夏枯草长期以来被用作许多中药配方中的重要成分,用于临床治疗结直肠癌。此前,我们发现夏枯草通过线粒体介导的细胞凋亡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生长。此外,我们在体内和体外证明了其抗血管生成活性。为了进一步阐明夏枯草潜在杀瘤活性的确切机制,本研究利用结直肠癌小鼠异种移植模型,评估其对结直肠癌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潜在的分子机制。
方法:通过将人结肠癌HT-29细胞皮下注射到裸鼠体内建立CRC小鼠异种移植模型。每天给动物灌胃夏枯草乙醇提取物(EESP)6 g/kg,每周5天,持续16天。每两天测量一次体重和肿瘤生长。体内肿瘤生长通过以下方式测定测量肿瘤体积和重量。通过MTT法检测HT-29细胞活力。通过 TUNEL 和 PCNA 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IHS) 评估 CRC 异种移植小鼠肿瘤中的细胞凋亡和增殖,并使用 IHS 检测内皮细胞特异性标记物 CD31 检测瘤内微血管密度 (MVD)。通过使用 IHS 测定其磷酸化水平来评估 STAT3 的激活。分别采用RT-PCR和IHS检测Bcl-2、Bax、Cyclin D1、VEGF-A和VEGFR2的mRNA和蛋白表达。
结果:EESP治疗减少了CRC小鼠的肿瘤体积和肿瘤重量,但对体重变化没有影响;以剂量依赖性方式降低 HT-29 细胞活力,表明 EESP 在体内和体外对结肠癌生长具有治疗功效,且无明显毒性。此外,EESP显着抑制肿瘤中STAT3的磷酸化组织,表明其对 STAT3 信号传导的激活具有抑制作用。因此,EESP 对 STAT3 激活的抑制作用导致促凋亡 Bax/Bcl-2 比率增加,促增殖 Cyclin D1 和 CDK4 表达减少,以及促血管生成的下调。 VEGF-A 和 VEGFR-2 表达。最后,这些分子效应导致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和肿瘤血管生成。
结论:Spica由于夏枯草能够影响 STAT3 通路,因此具有广泛的抗癌活性,表明夏枯草可能成为治疗结直肠癌的新型有效治疗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