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丹参酮 IIA 减轻新生小鼠七氟醚的神经毒性。

摘要来源:

Anesth Analg。 2017年04月;124(4):1244-1252。 PMID:28319548

摘要作者:

夏一梦、徐恒、贾晨飞、胡晓东、康宇、杨晓轩、薛庆生、陶国荣、于步伟

文章所属单位:

夏一梦

摘要:

背景:七氟醚是儿科医学中使用最广泛的吸入麻醉剂。尽管如此,据报道七氟醚会对发育中的大脑产生潜在的神经毒性作用。针对这些影响的临床干预和治疗是有限的。丹参酮 IIA (Tan IIA) 是从丹参中提取的,在传统应用中已被证明可以缓解认知能力下降。因此,我们假设预先给予 Tan IIA 可能会减弱e 七氟烷诱导的神经毒性,表明 Tan IIA 是一种新的、有前途的药物,能够抵消全身麻醉药产生的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方法: 为了检验这一假设,将新生 C57 小鼠 (P6) 连续 3 天暴露于 3% 七氟烷中 2 小时,无论是否经过 Tan IIA 预处理,剂量为 10 mg/kg 或 20 mg/kg 。进行认知行为测试,例如开放场测试和恐惧条件反射,以评估 P31 和 P32 的运动和认知功能。在 P8 时,进行了其他单独的测试,包括 TdT 介导的 dUTP 缺口末端标记 (TUNEL) 测定、免疫组织化学、蛋白质印迹、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和电子显微镜检查。使用单向方差分析和 Bonferroni 事后多重比较测试来比较各组之间的平均差异。

结果:反复接触七氟醚会导致小鼠出现明显的认知障碍,这可能是由于细胞凋亡增加、神经炎症标志物过度表达以及突触超微结构的变化所致。有趣的是,预给予 Tan IIA 改善了这些神经认知缺陷,如恐惧调节测试中冻结百分比的增加所示(七氟烷 + Tan IIA [20 mg/kg] 与七氟烷,平均差值,19,差异的 99% 置信区间,6.4- 31,P<.0001,n = 6)。该治疗还降低了 TUNEL 阳性细胞核的百分比(七氟烷与七氟烷 + Tan IIA [20 mg/kg],2.6,0.73-4.5,P = 0.0004,n = 6)和裂解的 caspase-3 的标准化表达(七氟烷与七氟烷+Tan IIA [20 mg/kg], 0.27, 0.02-0.51, P = .0046, n = 5)。此外,它还能减弱神经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 (IL)-1β 和 IL-6 的产生(标准化七氟烷与七氟烷 + Tan IIA [20 mg/kg]:IL-1β:0.75、0.47-1.0;P<.0001; IL-6:0.66、0.35-0.97; P<.0001;每组 n = 10)。最后,根据突触后密度的测量,治疗保留了突触超微结构(七氟烷 + Tan IIA [20 mg/kg] 与七氟烷,42, 20-66;P<.0001;每组 n = 12)。

结论:这些结果表明 Tan IIA 可以减轻七氟烷诱导的神经行为异常,并可能减少神经细胞凋亡和神经炎症。

研究类型 : 动物研究
更多链接
治疗物质 : 丹参酮ⅡA,

重点研究课题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