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 25-羟基维生素 D 与绝经后乳腺癌生存:一项前瞻性患者队列研究。
摘要来源:乳腺癌研究中心。 2011 年 7 月 26 日;13(4):R74。 Epub 2011 年 7 月 26 日。PMID:21791049 [
摘要作者:Alina Vrieling、Rebecca Hein、Sascha Abbas、Andreas Schneeweiss、Dieter Flesch-Janys、Jenny Chang-Claude
摘要:摘要:简介:维生素 D据推测与癌症预后有关。迄今为止,只有两项研究报告了其与乳腺癌诊断后复发和生存的关系,但结果不一致。因此,我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诊断后血清 25-羟基维生素 D [25(OH)D] 浓度对总生存期和远处无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我们在德国进行了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其中包括 1,295 例绝经后乳腺癌患者年龄50-74岁的患者。患者于 2002 年至 2005 年间被诊断,中位随访时间为 5.8 年。 Cox比例风险模型根据诊断时的年龄和采血季节进行分层,并根据其他预后因素进行调整。使用分数多项式评估 25(OH)D 的真实剂量反应关系。结果:较低浓度的 25(OH)D 与较高的死亡风险呈线性相关(每减少 10 nmol/L,风险比 (HR) = 1.08;95% 置信区间 (CI),1.00 至 1.17),并且显着较高的死亡风险远处复发(每减少 10 nmol/L,HR = 1.14;95% CI,1.05 至 1.24)。与最高三分位数 (55 nmol/L) 相比,25(OH)D 最低三分位数 (35 nmol/L) 内的患者的总生存 HR 为 1.55(95% CI,1.00 至 2.39),远处无病生存率为 2.09(95%CI,1.29 至 3.41)。此外,发现仅血液中 25(OH)D 水平与总生存期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化疗开始前采集的样本,但不包括化疗开始后采集的样本(交互作用 P = 0.06)。结论:总而言之,较低的血清 25(OH)D 浓度可能与绝经后乳腺癌患者较差的总生存期和远处无病生存期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