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紫罗兰酮对人肝癌 SK-Hep-1 细胞的抗转移功效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摘要来源:Br J Nutr。 2011 年 7 月 26:1-8。 Epub 2011 年 7 月 26 日。PMID:21787455
摘要作者:黄进修、吕世杰、陈仁银、胡妙琳
文章所属单位:亚洲健康与营养生物技术系台湾台中大学,41354。
摘要:β-紫罗兰酮(BI)是类胡萝卜素的前体,广泛分布于水果和蔬菜中。最近的体外研究已经证明了 BI 潜在的抗转移作用,但这种作用的机制尚不清楚。由于肝癌是台湾和世界大部分地区最常见的癌症,我们特此研究 BI 在高度转移性人类肝癌中的抗转移作用及其作用机制inoma SK-Hep-1 细胞。我们发现,用 BI (1-50 μm) 孵育细胞 24 和 48 小时可显着抑制细胞侵袭、迁移和粘附。从机制上讲,细胞与 BI (1-50 μm) 孵育 24 小时会产生以下结果:(1) 显着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2、MMP-9 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活性,(2) - 调节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 (TIMP)-1、TIMP-2 和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1 的蛋白表达,(3) 下调迁移相关蛋白的表达,包括粘着斑激酶 (FAK) ,FAK、Rho、Rac1 和 Cdc42 的磷酸化形式,以及 (4) nm23-H1 蛋白表达的上调 (P < 0·05)。总体而言,结果表明BI有效抑制SK-Hep-1细胞的转移,这种作用涉及基因表达以及侵袭和迁移相关信号通路的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