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褐藻糖胶提取物通过减少 VEGF 和 SDF-1 来损害与骨再生和骨肉瘤相关的模型中的血管生成。
摘要来源:3 月毒品。 2017 年 6 月 20 日;15(6)。 Epub 2017 年 6 月 20 日。PMID:28632184
摘要作者:王凡路、Harald Schmidt、Dijana Pavleska、Thees Wermann、Andreas Seekamp、Sabine Fuchs
文章所属单位:王凡路
摘要:海洋来源的多糖岩藻依聚糖结合了多种生物活性。各种体外和体内研究表明,岩藻依聚糖具有抗病毒、抗肿瘤、抗氧化、抗炎和抗凝血特性,但详细的分子作用仍有待阐明。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粗褐藻糖胶提取物对共培养模型中血管结构形成的影响,该模型与骨修复期间的骨血管化和骨肉瘤的血管化过程相关。共培养物由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分别为骨肉瘤细胞系 MG63)和人血液来源的生长内皮细胞(OEC)组成。首先使用 OEC、MSC 和 MG63 的单一培养物评估浓度依赖性对内皮细胞和成骨细胞代谢活性的影响,建议 100μg/mL 的浓度作为进一步实验的合适浓度。在共培养物中,岩藻依聚糖显着减少了 MSC/OEC 中的血管生成,而且在 MG63/OEC 共培养物中也显着减少了血管生成,这表明岩藻依聚糖具有降低骨肿瘤(如骨肉瘤)血管化的潜在应用。这与蛋白质水平上 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 SDF-1(基质衍生因子-1)的减少有关。两者都与血管生成的控制有关,并且进一步被讨论为骨肉瘤进展和转移的关键因素。在骨形成方面,岩藻依聚糖略微降低了 MSC 单一培养物和 MSC/OEC 共培养物的钙化过程。总之,这些数据表明较低的岩藻依聚糖剂量适合限制骨肉瘤等血管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