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异黄酮通过改变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和血管生成抑制小鼠膀胱肿瘤发生。
摘要来源:Cancer Res。 1998 年 11 月 15 日;58(22):5231-8。 PMID:9823337
摘要作者:JR Zhou、P Mukherjee、E T Gugger、T Tanaka、GL Blackburn、SK Clinton
摘要:大豆异黄酮表现出多种生物效应,表明它们可能对预防癌症有一定的作用。我们的目标是确定豆制品成分或纯化大豆异黄酮是否可以抑制膀胱癌的进展。我们比较了纯大豆异黄酮和大豆植物化学浓缩物对小鼠和人类膀胱癌细胞系的生长曲线、细胞周期进程和细胞凋亡的体外影响。纯大豆异黄酮(金雀异黄酮、染料木苷、大豆黄酮和生物黄豆素 A)和大豆植物化学浓缩物展示对鼠(MB49 和 MBT-2)和人(HT-1376、UM-UC-3、RT-4、J82 和 TCCSUP)膀胱癌细胞系的生长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生长抑制作用,尽管抑制程度因细胞系而异。通过流式细胞术评估,大豆异黄酮在所有人类和鼠科动物系中诱导 G2-M 细胞周期停滞。此外,一些膀胱癌细胞系显示出与细胞凋亡一致的DNA片段化。接下来,我们分别评估了金雀花素、大豆植物化学浓缩物和大豆分离蛋白在体内抑制可移植性小鼠膀胱癌生长的能力。 C57BL/6 小鼠被随机分配到治疗组(n = 12/组):(a) AIN-76A 饮食; (b) AIN-76A饮食加染料木黄酮,腹腔注射,50mg/kg体重/天; (c) AIN-76 日粮,大豆植物化学浓缩物占日粮的 0.2%; (d) AIN-76 日粮,大豆植物化学浓缩物占日粮的 1.0%; (e) AIN-76A 饮食,含有大豆分离蛋白,按重量计 20%。小鼠皮下接种。带 5 x 10(4) 同种 MB49 叶片呃癌细胞,并对肿瘤生长进行了定量。金雀异黄素和豆制品都不会减少体重增加。用金雀异黄素、1% 膳食大豆植物化学浓缩物或膳食大豆分离蛋白治疗的小鼠的肿瘤体积分别减少了 40% (P<0.007)、48% (P<0.001) 或 37% (P<0.01)。 ,与对照相比。我们表征了治疗对肿瘤组织中几种生物标志物的影响:通过增殖细胞核抗原染色的增殖指数,通过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 dUTP-生物素缺口末端标记染色的细胞凋亡指数,以及通过微血管定量的血管生成。豆制品减少血管生成,增加细胞凋亡,并略微减少增殖,同时对正常膀胱粘膜没有组织病理学影响。我们的数据表明,大豆异黄酮可以通过对肿瘤细胞的直接作用和对肿瘤新血管系统的间接作用相结合来抑制膀胱肿瘤的生长。豆制品保证金进一步研究膀胱癌的预防和治疗方案或作为抗血管生成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