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发布状态:免费

单击此处阅读完整文章。

摘要标题:

干果对餐后血糖的影响:一项随机急性喂养试验。

摘要来源:

Nutr Diabetes。 2018 年 12 月 11 日;8(1):59。 Epub 2018 年 12 月 11 日。PMID:30531821

摘要作者:

Effie Viguiliouk、Alexandra L Jenkins、Sonia Blanco Mejia、John L Sievenpiper、Cyril W C Kendall

文章隶属关系:

Effie Viguiliouk

摘要:

背景/目标:为了研究干果改变餐后血糖的效果,我们评估了 4 种干果(枣、杏、葡萄干)的能力、葡萄干)通过三种机制降低餐后血糖:血糖指数(GI)效应、置换效应或催化果糖效应。

主题/方法:我们在门诊对 10 名健康成年人进行了一项急性随机、多重交叉试验。参与者随机接受 3 份白面包对照餐和 12 份干果测试餐。测试餐仅包含 4 种干果(枣子、杏子、葡萄干、葡萄干)(GI 效应),4 种干果取代白面包中一半的可用碳水化合物(取代效应),或 4 种干果提供在白面包中添加少量催化剂量(7.5 g)的果糖(催化果糖效应)。该方案遵循 ISO 测定 GI 的方法 (ISO 26642:2010)。主要结果是平均值 ± SEM GI(血糖量表),以便于对三种机制进行比较。

结果:10招募健康参与者(7名男性,3名女性;平均±SD年龄和BMI:39±12岁和25±2kg/m)并完成试验。所有干果的GI值均低于白面包(GI = 71);然而,只有杏干(GI = 42 ± 5)、葡萄干(GI = 55 ± 5)和葡萄干(51 ± 4)表现出显着的GI效应(P < 0.05)。当所有干果取代白面包中一半的可用碳水化合物时,都会降低血糖指数;然而,只有杏干(GI = 57 ± 5)表现出显着的位移效应(P = 0.025)。没有一种干果表现出有益的催化果糖作用。

结论:总而言之,干果的 GI 较低,并且通过替换一半的可用碳水化合物来降低白面包的血糖反应。需要进行更长期的随机试验来确认干果是否有助于可持续改善血糖控制。

试验注册: ClinicalTrials.gov 标识符,NCT02960373。

研究类型 : 人类研究
更多链接
疾病 : 糖尿病:2型,
治疗物质 : 水果:全部, ,

重点研究课题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