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鉴定龙蒿和马铃薯中的苯二氮卓类药物,合理解释它们在植物组织中的内源形成。
摘要来源:Phytother Res。 2008 年 11 月;22(11):1477-81。 PMID:10694515
摘要作者:D Kavvadias、A A Abou-Mandour、F C Czygan、H Beckmann、P Sand、P Riederer、P Schreier
文章所属单位:维尔茨堡大学食品化学研究所,维尔茨堡,D-97074,德国。
摘要:测试了几个物种的无菌培养植物细胞组织和细胞再生物与人类中枢苯二氮卓受体的结合亲和力。在龙蒿细胞组织提取物中发现了结合活性(IC(50) = 7 微克/毫升),在马铃薯草本植物(马铃薯)的再生植物中也发现了较小程度的结合活性。制备型 HPLC 分离出具有显着驱替能力的馏分y 在苯二氮卓受体结合测定中。使用“选择反应监测"(SRM) 模式下的在线 HPLC-电喷雾串联质谱 (HPLC-ESI-MS/MS),发现地洛西泮和替马西泮的含量约为 100 至 200 ng/g 细胞组织。龙蒿,而无菌马铃薯药草含有替马西泮和地西泮,含量约为 70 至 450 ng/g 细胞组织。这是首次关于植物细胞内源性形成苯二氮卓类药物的报道,排除了微生物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