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维生素 D 可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细胞因子谱:一项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
摘要来源:Am J Clin Nutr。 2006 年 4 月;83(4):754-9。 PMID:16600924
摘要作者:Stefanie S Schleithoff、Armin Zittermann、Gero Tenderich、Heiner K Berthold、Peter Stehle、Reiner Koerfer
摘要:背景:促炎细胞因子的循环浓度升高可能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发病机制。体外研究表明,维生素 D 可以抑制促炎细胞因子并增加抗炎细胞因子。目的:我们评估补充维生素 D 对 CHF 患者生存率和不同生化变量的影响。设计:123 名患者随机接受 50 杯维生素 D(3)/天加 500mg Ca/d [D(+) 组] 或安慰剂加 500 mg Ca/d [D(-) 组] 9 个月。在基线和 9 个月后评估生化变量。计算15个月随访期的存活率。结果:93 名患者完成了研究。对 25-羟基维生素 D (P = 0.001)、甲状旁腺激素 (P = 0.007)、肿瘤坏死因子 α (P = 0.006) 和白细胞介素 10 (P = 0.042) 的对数转换血清浓度观察到显着的治疗效果。 D(+) 组中的 25-羟基维生素 D 增加了 26.8 ng/mL,但 D(-) 组中仅增加了 3.6 ng/mL。与基线相比,9个月后D(+)组甲状旁腺激素显着降低,抗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显着升高。促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在D(-)组中增加,但在D(+)组中保持恒定。在随访期间,研究组之间的生存率没有显着差异。结论:维生素 D(3) 可减少 CHF 患者的炎症环境,并可能作为未来治疗该疾病的新抗炎剂。我们的数据提供了维生素 D-甲状旁腺激素轴受损参与 CHF 进展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