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分析新型和标准抗癌药物对横纹肌样肿瘤细胞系的抗增殖作用。
摘要来源:Lipids Health Dis。 2004 年 11 月 9 日;3:24。 PMID:20147838
摘要作者:Henning Lünenbürger、Claudia Lanvers-Kaminsky、Birgit Lechtape、Michael C Frühwald
文章所属单位:德国明斯特大学儿童医院儿科血液学和肿瘤学系。
p>摘要:横纹肌样瘤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儿童恶性肿瘤。尽管横纹肌样瘤儿童的预后有所改善,但仍然令人沮丧,长期幸存者遭受当前治疗方法的严重副作用。我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标准和新型抗癌药物在体外对抗横纹肌瘤的毒性,并优先考虑未来的临床前和临床加州研究。 10种标准抗癌药物(阿霉素、伊达比星、米托蒽醌、放线菌素D、替莫唑胺、卡莫司汀、奥沙利铂、长春瑞滨、甲氨蝶呤、塞替派)、5种靶向药物(索拉非尼、伊马替尼、罗可维汀、雷帕霉素、西格列酮)和两种草药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姜黄素和芹菜素)通过改良的 3-(4,5-二甲基噻唑-2-基)-2,5-二苯基-2H-四唑溴化物 (MTT) 细胞增殖测定法对三种横纹肌样肿瘤细胞系 A204、G401 进行评估、和 BT16,源自不同的解剖部位。与其高临床活性相比,蒽环类药物在纳摩尔范围内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50% (GI50)。放线菌素 D 表现出最低的 GI50 值,总体范围从 G401 细胞的 2.8x10 nmol/l 到 A204 细胞的 3.8 nmol/l,而塞替派是唯一在临床相关浓度下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烷化药物。靶向药物,如索拉非尼、罗可维汀和雷帕霉素,显示也取得了有希望的结果。在这份报告中,我们首次证明芹菜素和姜黄素能有效抑制横纹肌样肿瘤细胞的生长。支持早期的报告,我们得出结论,细胞周期蛋白 D1 似乎是治疗横纹肌样瘤的绝佳靶点。伊达比星或米托蒽醌是阿霉素的有效替代品,长春瑞滨可能在未来的临床试验中替代长春新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