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杨桃游离酚提取物通过调节瘦素受体缺陷 db/db 小鼠的 mircoRNA-34a、mircoRNA-33 和 AMPK 通路改善非酒精性肝脂肪变性。
摘要来源:食品功能。 2017 年 12 月 13 日;8(12):4496-4507。 PMID:29090700
摘要作者:庞道瑞、游丽君、周林、李童、郑必胜、刘瑞海
文章所属单位:庞道瑞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阳桃游离酚提取物(ACF)对瘦素受体缺陷(db/db)小鼠的肝脏脂肪变性缓解作用,并阐明其调节肝脏脂肪生成的机制。应用血清丙氨酸转氨酶 (ALT) 和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 测定以及苏木精和伊红 (H&E) 染色来鉴定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的缓解情况。血清和h脂质测定与油红 O 染色相结合,用于研究脂质积累的改善情况。通过定量实时 PCR 和蛋白质印迹测定进行进一步评估,以阐明 ACF 保护背后的脂肪酸和甘油三酯 (TG) 合成抑制机制。这些结果表明,ACF 治疗显着降低了 db/db 小鼠的肝脏 TG(p<0.05)。其机制部分是通过 AMPKα 的磷酸化和 SREBP-1c 表达的下调,以及 FAS 和 SCD1 的进一步下调 (p<0.05)。此外,调节该信号通路的 mircoRNA-34a 和 mircoRNA-33 的表达水平通过 ACF 处理显着下调(p<0.05)。总的来说,这些结果表明ACF具有有效的肝脏脂肪变性缓解作用,部分是通过抑制肝脏脂肪生成的信号转导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