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果摄入会改变与高脂肪饮食相关的肝脏基因表达和 DNA 甲基化模式。
摘要来源:J Nutr Biochem 。 2015 年 9 月 2 日。Epub 2015 年 9 月 2 日。PMID:26423886
摘要作者:Lovisa Heyman-Lindén、Yoshinori Seki、Petter Storm、Helena A Jones、Maureen J Charron、Karin Berger、Cecilia Holm
文章隶属关系:Lovisa Heyman-Lindén
摘要:肝脏是调节能量稳态的关键器官,脂肪肝疾病与肥胖和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我们之前发现,越橘、黑醋栗和越橘可以预防高脂肪人群肝脂肪变性和肥胖的发生,而巴西莓则加剧这种情况。(HF) 喂养的 C57BL/6J 小鼠模型。在这项后续研究中,我们研究了这些影响背后的机制。全基因组肝脏基因表达谱表明,越橘和越橘的保护作用是由于参与急性期和炎症途径的基因(例如 Saa1、Cxcl1、Lcn2)数倍下调所致。相比之下,喂食巴西莓的小鼠表现出与脂肪变性(例如 Cfd、Cidea、Crat)以及脂质和胆固醇生物合成相关的基因显着上调,这与 HF 诱导的这些小鼠肝脏脂肪变性的加剧相符。计算机转录因子分析与免疫印迹分析相结合,确定 NF-κB、STAT3 和 mTOR 是参与介导观察到的转录效应的上游调节因子。为了进一步了解基因表达变化所涉及的机制,使用 HELP 标记测定来识别差异甲基化的 CpG 位点。与 HF 对照组相比,越橘诱导全基因组高甲基化和 Ncor2 的特异性高甲基化,编码参与代谢稳态和炎症途径调节的辅抑制子 NCoR/SMRT。我们得出的结论是,越橘和越橘的有益代谢作用与炎症途径的下调有关,而对于黑加仑来说,发挥相似的代谢作用,但不同的作用机制似乎占主导地位。 NF-κB、STAT3 和 mTOR 是浆果促进健康作用的潜在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