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豆(Phaseolus vulgaris L.)降低富含饱和脂肪饮食的仓鼠中的非 HDL 胆固醇,并对涉及胆固醇稳态的基因起作用。
摘要来源:J 营养。 2019 年 6 月 1 日;149(6):996-1003。 PMID:31006805
摘要作者:An Tien Nguyen、Sami Althwab、Haowen Qiu、Richard Zbasnik、Carlos Urrea、Timothy P Carr、Vicki Schlegel
文章隶属关系:An Tien Nguyen
摘要:背景:斑豆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多酚、黄酮类化合物和皂苷,并已被证明可以降低胆固醇,但涉及的机制这种效应尚未被探索过。
目的:本研究旨在研究全斑托对胆固醇代谢的影响。豆类 (wPB) 及其外壳 (hPB)补充到富含饱和脂肪的饮食中,以及对仓鼠产生这些影响的分子机制。
方法:40-四只 9 周龄雄性金色叙利亚仓鼠被随机分配到 4 个饮食组 (n = 11),包括 5% (wt:wt) 脂肪饮食 [正常脂肪饮食 (NF)]、15% (wt:wt) 脂肪饮食 [正常脂肪饮食 (NF)]、15% (wt: wt)脂肪饮食[富含饱和脂肪(HSF)的饮食,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70%],或HSF补充5%(wt:wt) wPB或0.5%(wt:wt) hPB 4次一周。收集血浆、肝脏、肠道和粪便样本,以评估多种胆固醇标记物和基因靶标。
结果:血浆与 HSF 组相比,补充 wPB 和 hPB 的组中非高密度脂蛋白(非 HDL)浓度分别显着降低 31.9 ± 3.5% 和 53.6 ± 3.2%(P < 0.01)。与NF组相当。瓦与喂食 HSF 的仓鼠相比,补充 PB 的仓鼠肝脏胆固醇显着降低(45.1%,P < 0.001),粪便胆固醇浓度显着升高(94.8%,P = 0.001)。给予wPB(分别降低89.1%和63.8%)和hPB(与 HSF 喂养的同类相比,分别提高了 72.9% 和 47.7%(P < 0.05)。 wPB 将 Acat2 的表达标准化至 NF 组的水平。
结论:斑豆可缓解由 NF 组引起的高胆固醇血症。雄性仓鼠的 HSF 通过减少肝脏胆固醇合成和肠道胆固醇吸收来实现,部分作用是由外壳发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