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红花酸对维生素D3和HFD诱导的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心脏保护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摘要来源:
J Oleo Sci。 2021;70(10):1447-1459。 PMID:34615830
摘要作者:于来增、高瑞华、宋学文、李学超、朱家成
文章所属单位:于来增
摘要:心血管疾病(CVD)是一种慢性疾病,导致全球死亡率最高。在中国等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与CVD相关的死亡占所有死亡的80%。藏红花酸 (CT) 是一种类胡萝卜素植物成分,已在多种疾病动物模型中证实其具有抗炎和抗氧化作用。在研究中,我们努力访问ca藏红花酸对维生素 D3 和高脂肪诱导的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的直接保护作用,并仔细研究其潜在机制。本研究采用SD大鼠,将大鼠分为不同组,采用高脂饮食和维生素D诱导动脉粥样硬化。大鼠口服藏红花酸(5、10和15 mg/kg)和辛伐他汀(0.5 mg/kg)直至30天。实验结束时,评估脂质、心脏标志物、抗炎、抗氧化、促炎细胞因子和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主动脉组织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 mRNA的表达。藏红花酸显着降低主动脉膜厚度和血小板聚集率。藏红花酸还可以剂量依赖性地降低总胆固醇 (TC)、极低密度脂蛋白 (VLDL)、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增加。此外,藏红花酸显着(p<0.001)降低丙二醛(MDA)水平,并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水平。此外,藏红花酸显着(p<0.001)剂量依赖性地降低促炎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水平。藏红花酸减弱 VCAM-1、ICAM-1 和 MCP-1 的 mRNA 表达。藏红花酸通过抗炎和抗氧化机制对维生素D3和高脂诱导的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脏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