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力活动、久坐行为和主动脉僵硬的长期变化:Whitehall II 研究。
摘要来源:J Am Heart Assoc 。 2017 年 8 月 7 日;6(8)。 Epub 2017 年 8 月 7 日。PMID:28784651
摘要作者:Sara Ahmadi-Abhari、Severine Sabia、Martin J Shipley、Mika Kivimäki、Archana Singh-Manoux、Adam Tabak、Carmel McEniery、Ian B Wilkinson、Eric J Brunner
文章归属:Sara Ahmadi-Abhari
摘要:背景:体力活动与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相关,主要是通过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主动脉僵硬可能是另一种机制。我们检查了体力活动和久坐行为模式是否或与主动脉硬化率相关。
方法和结果:测量颈动脉-股动脉脉搏波速度 (PWV)在 Whitehall-II 研究中,两次使用压平眼压测量,平均年龄为 65 岁(2008/2009 年)和 70 岁(2012/2013 年)(N=5196)。在PWV基线(2008/2009年)和之前的两次(1997/1999年和2002/2003年)自我报告体力活动。久坐时间被定义为坐着看电视或工作/通勤的时间。使用针对代谢和生活方式危险因素进行调整的线性混合模型来分析 PWV 变化。基线时的平均 (SD) PWV (m/s) 为 8.4 (2.4),随访时为 9.2 (2.7),5 年增加了 0.76 m/s (95% CI 0.69, 0.83)。每周每增加一小时/周进行体育活动 (-0.02 m/s [95% CI -0.03, -0.001]) 或骑自行车 (-0.02 m/s [-0.03, - 0.008])。散步、做家务、园艺或自己动手的活动并不重要。与主动脉硬化密切相关。在根据体力活动调整的模型中,每增加一小时/每周的坐姿与更快的 PWV 进展相关(0.007 m/s [95% CI 0.001, 0.013])。与不改变活动水平相比,随着时间的推移增加身体活动与 PWV 较小的后续增加相关(-0.16 m/s [-0.32,-0.002])。
结论:较高水平的中度至剧烈体力活动和避免久坐行为均与年龄相关的主动脉僵硬度进展缓慢相关,与传统的血管危险因素无关。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