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红花素通过激活 db/db 小鼠的 AMPK 信号传导改善肝脂肪变性。
摘要来源:Lipids Health Dis。 2019 年 1 月 8 日;18(1):11。 Epub 2019 年 1 月 8 日。PMID:30621686
摘要作者:李洛、方凯、小萌丹、顾明
文章所属单位:李洛
摘要:背景: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NAFLD) 与全球肥胖、2 型糖尿病和其他代谢紊乱密切相关。藏红花素是一种类胡萝卜素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在本研究中,我们旨在研究糖尿病和肥胖条件下对脂肪肝的影响,并探讨 AMP 的可能作用-激活蛋白激酶(AMPK)信号传导。
方法:db/db 小鼠给予藏红花素并注射 LV- shAMPK 或其阴性对照慢病毒。评估了肝脏的代谢功能障碍、脂肪生成和脂肪酸氧化。
结果:在 db/db 小鼠中,我们发现口服藏红花素显着上调肝脏中AMPK的磷酸化并下调mTOR的磷酸化。藏红花素可降低 db/db 小鼠的肝脏重量、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肝脏甘油三酯含量,并减轻肝脏的形态损伤。藏红花素抑制脂肪生成相关基因的 mRNA 表达,包括甾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脂肪酸合酶、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 1 和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 1,并增加参与脂肪酸 β-氧化调节的基因的 mRNA 表达,包括 PPARα、酰基辅酶 A 氧化酶 1、肉碱棕榈酰转移酶 1 和 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 A 合酶 2。此外,藏红花素处理导致一般代谢紊乱的改善,表现为空腹血糖降低,胰岛素、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非酯化脂肪酸的血清水平降低,以及葡萄糖耐受不良的改善。慢病毒介导的 AMPK 下调显着阻断了藏红花素诱导的脂肪肝和代谢紊乱保护作用。
结论:结果表明,藏红花素可以通过激活AMPK抑制脂肪生成并促进脂肪酸的β-氧化,从而改善脂肪肝和代谢功能障碍。因此,藏红花素可能是临床治疗 NAFLD 及相关代谢性疾病的潜在选择。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