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黄酚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功能及纤维化的影响及其机制]。
摘要来源: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21 年 11 月;37(6):611-615。 PMID:34821093
摘要作者:齐淑艳、黄华、李永坤、裴林国、张文娟
文章归属:齐淑艳
摘要:探讨姜黄素(CC)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功能及纤维化的影响及机制。采用高脂饮食构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合并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NASH)、NASH+复方别加兰甘片(CBT)组(阳性对照组)、NASH+CC组(25、50、100mg/kg),每组10只在每个组中。肝脏占体重的百分比,测定高密度脂蛋白(HDL)、甘油三酯(TG)、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 HE染色观察肝纤维化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和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阳性染色。 α-SMA、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和Toll样受体-4(TLR4)、转化生长因子激活激酶-1(TAK1)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NF-κB p65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IL-6、IL-10、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与空白对照组比较,HDL含量模型组大鼠IL-10、MMP-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着降低(<0.05),而阳性组TG、ALT、AST水平均显着降低(<0.05)。P65、α-SMA、TIMP-1、TLR4、TAK1、NF-κB p65、VCAM-1、IL-6、TNF-α、IL-1β率显着升高(<0.05)。与模型组比较,CBT、CC治疗后HDL、IL-10、MMP-1蛋白水平显着升高(<0.05),TG、ALT、AST水平、P65、α阳性率显着升高(<0.05)。 -SMA、TIMP-1、TLR4、TAK1、NF-κB p65、VCAM-1、IL-6、TNF-α、IL-1β显着降低(<0.05)。模型+高浓度CC组改善最为显着,各浓度组均低于模型+CBT组(<0.05)。CC可通过调节TLR4、TAK1和NF-κB/p65信号通路,从而减轻肝纤维化,在一定范围内呈现浓度依赖性。